《北史》与《南史》为姊妹篇,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。关于南北交兵攻战之事,各国原始史料多夸胜讳败,很不真实。《北史》大量删削,用简述的方法勾勒出战争概况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说:“延寿……于《北史》用力独深。故叙事详密,首尾典谵。离合编次,亦深有别裁。”对《北史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。毛泽东以史学家的禀赋,政治家的眼光研读《南史》与《北史》后,充分肯定:“《南史》、《北史》的作者李延寿有倾向统一的思想,比《旧唐书》写得更好些。”
王建是不知政治的庸人
【品读原文】王建庸人,不知政治。
———毛泽东读《北史·王建传》的批语(见《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祟》,第212页)。
【品读精华解析】北朝是一个战乱频的时代。毛泽东读《北史》,对战争中必然会出现的战俘问题非常关注。毛泽东一贯反对屠杀俘虏,主张优待俘虏。因此,他在读到《王建传》的时候批注道:“王建庸人,不知政治。”
这实际上也是对道武帝拓跋珪的批评。
宇文泰采取中间突破出奇效
【品读原文】中间突破。
———毛泽东读李延寿撰《北史》卷九《击本纪》上第10页批语。
【品读精华解析】公元536年12月,高欢兵分三路讨伐西魏,司徒高昂领一路由武关入上络(今陕西省商县),窦泰领一路直通潼关,高欢自领一路主力自蒲板(今山西永济)渡河出渭北。三路大军10万余人,会攻长安。
次年1月,高欢一路在蒲板架造浮架三座,意在渡河进军。当时,把军队驻扎在广阳(今陕西临潼县北)的宇文泰,见高欢兵分三路袭来,召集部下商议对策时说,高欢造桥,意思是告诉我们,他要渡河,实质上是为了牵制我军的主力不离开此地,从而达到掩护窦泰西进的目的。同时,宇文泰有理有据分析,应该集中兵力,攻击窦泰之军。
出于这么一种战术思路,宇文泰调派精兵良将潜伏到潼关附近的小关等窦泰率部刚入潼关,西魏等待之军凶猛杀出,窦泰猝不及防,忙乱中妄图领军北渡与高欢部靠拢,宇文泰又率军迎头痛击,断了窦泰的退路。
高欢得知窦泰遭魏军围困,意欲渡河救援,奈何河冰太薄,无法通渡只好引兵而退。
两魏之战以东魏的失败而告终,两魏之间的这场战争,在魏晋南北朝史上是十分著名的。毛泽东从《北史》卷九中读罢这一例战争之后,提笔作了“中间突破”的评点。“中间突破”,显然是毛泽东对宇文泰用兵(派精锐主力攻击窦泰一路)有方的赞许之词。作为一位军事家,毛泽东对历史上的战争都十分关注,每每看到书中记载的战例,都要从军事的角度进行评点。
“中间突破”无疑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战略战术手段。刘邓大军的挺进中原,可谓是古今中外战争中上一次最为光芒四射的“中间突破”的战略战术的运用吧!这样的大手笔大气魄,从古到今,除毛泽东外,找不出第二人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喂饱我(年下)小说双男主未删减版 领主求生:从残破小院开始 宿舍求生,我被拉进了管理 这也算修仙吗 格林童话(中小学生必读丛书) 亿万独宠:绝世仙君调皮妃 宝宝睡前故事大全集 逆渊通天 宋氏三姐妹 重生宠婚:大佬,领证吗 人在峨眉,开局获取金色词 大唐:摊牌了,这太子我不当了! 喂饱我(年下)小说双男主 一生挚爱:把我放在你的影子 西游记:青少版 我入道门那些年 种田长生:从杂役到仙植至尊 日本随笔双壁:枕草子+徒然草(套装共2册) 格林童话全集 新编股票操作学全书